2021年初,河北、黑龙江、辽宁等地出现了多点聚集性疫情爆发,各地紧急启动预警机制,封城闭户,社区农村进行封闭管理,居民 居家隔离。在工作中,广大农村基层组织通过喇叭、微信等多种方式倡议村民自觉隔离,展现出了强大的社会组织和动员能力,但是 现了一些简单粗暴的声音,有的在网上竟然获得如潮好评,被誉为硬核、彪悍,这显然不符合科学、文明、依法防控的内在要求,不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产生了不良的消极影响。
一、不文明用语的几种表现 疫情防控期间,广大农村通过大喇叭、横幅等形式出现了很多不文明用语,充斥了网络空间,现在简单归纳主要有以下几种:
1、暴力倾向型
如,“犟嘴打掉牙、出门打断腿”。
2、人身攻击型
如,“出来聚会的是无耻之辈,一起打麻将的是亡命之徒”;“带病回乡不孝儿郎,传染爹娘丧尽天良”;“带病回村,不孝子孙”。
3、阶级斗争型
如,“发烧不说的人,都是潜伏在人民群众中的阶级敌人”;“今年过年不串门,来串门的是敌人,敌人来了不开门”。
4、咒骂型
如,“今年上门,明年上坟”;“聚餐就是找死,拜年就是害人”。
二、不文明宣传用语的不良影响
1.简单粗暴、容易遭致抵触
以上宣传作风简单粗暴,即使用心良苦,初衷目的是好的,甚至还可以辩解说话糙理不糙,但让人听了还是感觉不舒服。没有人有义 过你粗暴的语言去识别、珍惜你与人为善的心灵。疫情当头,应该同舟共济,报团取暖,众志成城,同时也应该尊重个体的人格尊严 不能一味地粗暴生硬的约束隔离,让人心生抵触,更不应该粗暴的威胁咒骂,让人感觉不适。
2.用语粗俗,不利于文明防疫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是其应有之意,而语言文明则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多么用心良苦,都不应该 语粗俗的天然理由,古人都还讲究“一话有三说、巧说为妙”,而经过我们的长期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基础教育,文明用语更应该是我 步的体现和标志,也应是我们自觉遵守的道德规范。用语粗俗,显然与此相悖,不利于精神文明建设。
3.用语暴力,不利于依法防疫
疫情防控下的每个个体都是一个依法受保护的公民,即使组织要求他们承担疫情防控的相应义务,也要尊重他们生而平等、依法享有 格尊严和人身不受侵犯的权利。全民防控,在要求全体公民承担其应尽义务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意味着公民让渡了本应属于自己 分权利,因此要对他们权利让渡、义务承担的相应配合而给予基本尊重。
4.用语粗陋,容易传染误导
本次疫情爆发更多发生在农村,疫情的上述宣传用语也多使用在农村。这暴露出农村在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还有所缺失。农村宣传用 多是农村村委会班子或者“能人”编写的,他们在村里都有一定影响力,一言一行都会引起村民的效仿。如果用一些老百姓喜闻乐见 俗易懂的文明语言宣传,肯定能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三、文明使用宣传用语的建议 农村疫情防控是一面镜子,不文明宣传用语,折射出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短板。为此特提出以下建议:
1.倡导宣传文明用语 倡导各级政府、基层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尤其是广大农村文明宣传用语。譬如2020年初武汉疫情期间日本捐赠物资上写的“山川异域 月同天”“子曰无衣,与子同裳”等,就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文明宣传用语的示范,给人很有文化内涵、很暖心而又耳目一新的感觉, 了很大轰动,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内心对精神文化的更高需求。同时倡导各级政府组织和企事业单位抵制低俗语言,摒除不良的宣传 语。
2.规范宣传用语 由各级党委、政府负责宣传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部门制定颁发宣传用语的规范性文件,就宣传用语的宗旨、原则和相关要求等内容做出 范,指引、规范各级组织、单位文明宣传用语;同时制定宣传忌语清单,禁止使用不文明宣传用语;组织基层组织宣传人员培训,有 的抵制不文明宣传用语,自觉摒除不良的宣传习惯和宣传用语。
3.清理不文明宣传用语 开始“净网”活动,根据不文明宣传忌语清单,对不符合精神文明的充斥在网络上的宣传用语文字和图片进行清理,净化网络空间, 其进一步扩散、毒化网络空间,引导广大网民自觉抵制不良用语,倡导文明用语。